太行资讯专报——加强焦作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9-16     来源: 太行发展研究院      供稿人:     

加强焦作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单菊萍   张许良   张合兵

 

为了落实焦作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强焦作市的科技创新工作,课题组到龙佰集团、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等单位进行了调研,赴上海市、合肥市、苏州市、杭州市进行了考察,总结了焦作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强焦作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一、焦作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

加强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是创新要素耦合的催化剂,目前,焦作市已有国家级创新载体6个,省级创新载体平台283个,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多层次良性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已有7个产业研究院和1个省级中试基地,对接企业创新提出的各种需求。焦作市、沁阳市与河南省科学院携手打造的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科创园+中试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平台已孵化科技型企业30余家。

引进了科技人才。实施“怀川英才计划”,拿出300个事业编制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为9家单位办理31名博士入编;面向全国前30强经开区发布“招贤令”,招聘23名开发区运营人才;吸引“211”以上高校研究生860多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2023年上半年,新增技能人才8.3万人,高技能人才2.7万人,全市技能人才持证总量达75.29万名,持证人才数占从业人员总数近53.5%。积极引育科技人才,新入库257名科技人才,总数达3257人。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引进的中白(白俄罗斯)联合环保实验室,请的是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彼德先生坐阵。

培育了创新型企业。实施“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计划,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1家,提前完成省定目标;入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7家,总数达389家,居全省第6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总数达165家,居全省第5位。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新能源汽车储能制造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1.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实施了科技攻关项目。2023年上半年,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22个,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0.8亿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7.1亿元,占省定年度目标的97%。龙佰集团承担的“航空用转子级海绵钛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景泰航空航天科技公司承担的“新一代相控阵雷达T/R模块电子封装产品的产业化”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顺利通过验收。

五)深化了市校融合发展。实施“千名专家进千企”行动,先后举办了三场河南理工大学重点科技成果发布暨对接洽谈活动,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对接活动40余次,发布先进科技成果39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4项。20236月29日,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牵手清华大学成立的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六)增强了经济发展动能。2023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9%,高于规上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34.9个百分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47.6亿元,增长4.2%,居全省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3亿元,增长5.2%,居全省第10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居全省第3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不大,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工业新增长点乏力。制造业整体“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产业基础研究能力薄弱,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不足,关键零部件与关键基础材料对外依赖性强。科创工作前期投入大,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不确定因素多,一旦路径不对,或关键环节迟迟无法突破,很多时间和资金都会一起打水漂。

(二)高能级创新平台数量少。焦作本土没有国家级的大院大所,高级别创新载体较少,现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质量不高,交叉重复,布局不优,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中试基地建设进展慢,影响了项目入驻,主要问题首先是缺资金,其次是化工行业中试基地部分标准不明确。

(三)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少。目前焦作引进创新人才的数量和结构层次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部分本地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甚至处于流出状态。如 2022 年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引进研究生以上人员100名,流失20余名;河南理工大学每年招聘博士100余人,每年流失十几人;近三年全市 7 家市直公立医院高级职称人员流失13名。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中试基地负责人反映,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度极高,工资待遇低、科研平台小、生活环境差、职业前景不好,个个都是拦路虎。

三、外地的先进经验

(一)科技城串起长三角“创新珍珠链”。近年来长三角各地纷纷提出或加快建设科技城。在长三角诸多科技城中,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未来科技城尤其瞩目,南京未来科技城、苏州科技城、嘉兴科技城等表现亮眼,新启动建设的太湖湾科创带周边几个科技城也备受关注,而湖州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温州浙南科技城、绍兴滨海科技城等也纷纷崛起。科技城的一些经验可供焦作借鉴。把握时代风口+龙头企业领航,是杭州未来科技城一马当先的根本原因。中外院士领衔+中德合作支撑,是南京未来科技城十年来发展强劲的重要原因。聚焦优势产业+创新生态完善,是苏州科技城产业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省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强劲,是嘉兴科技城的成功法宝。

(二)长三角建立科技创新共同体。《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开放创新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充分发挥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品牌活动的区域辐射带动效应,探索区域内三省一市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新机制。”在过去几年中,上海、苏州、合肥等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在制度联动、创新联动和产业联动方面都做得比较出色,在一些重大关键领域出现了一批新的成果、模式和经验,比如上海的人工智能、苏州的生物医药、合肥的量子计算,其最大的特色是吸引一批国内外的初创型企业和团队落户并垂直成长为有影响力的创新地标,这几个城市之间的创新要素流动非常明显。

(三)苏州开放合作创新做得最好。不管是90年代大规模引入外资制造业企业,还是本世纪以来以长线思维十数年如一日地培育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都是开放创新。尽管苏州本身的行政级别、城市能级并不是很出色,最早的时候,它和深圳一样,都是大学最稀缺的经济开放城市之一。但深圳和苏州并不相同,深圳可利用特区的优势向国家要支持,财政积累和自由度也更高,而苏州则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拥抱开放,以获取创新资源导入,尤其是处于创新生命周期初期的创新团队。它们通过营造创新生态,用十几年的时间,让一批从国内外引入的创新种子“蚂蚁军团”变成了现在的“大象”。截至7月31日,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51家,位居全国第三,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超过浙江全省。

(四)合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高能级平台体系。建成合肥滨湖科学城、安徽创新馆、高新区等三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包括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等在内“七大平台”,构建起“1+4+11+N”(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平台、1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个科研及产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二是实施高水平科技攻尖。集成电路产业突破了“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国内首款自主研发DRAM芯片量产。全面启动建设量子创新院,通过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创新突破,实现在一些“卡脖子”领域的重大突破,以及在颠覆性研发上取得突破。三是推进高效能成果转化。与中科大、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企业为主体,成立了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2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

四、加强焦作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一)建设科技城。在焦作各县市区建设科技城,将科技城串起焦作“创新珍珠链”。一是大手笔导入高端适用的创新载体平台。要瞄准科技前沿、紧扣产业与经济发展需求,争取布局(产业、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高等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战略科技力量平台,建设若干具有标志性的高水平研发中心,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二是大力度支持科技赋能企业的裂变成长。搭建涵盖“应用型基础创新源-技术应用创新机构-孵化型企业-公共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链,积极引进适应本地创新链、产业链需求的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赋能科技企业裂变成长。三是前瞻性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不仅要持续提升行政审批和“一站式”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能,为科技城企业和人才提供无差别办事环境、流程和服务,还要安排真正懂技术、懂产业的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专家+管家”双重身份引导和陪伴企业共同成长。四是全方位营造时尚、多元的生活场景。要在提供先进科研设施和广阔职业前景的基础上,适当开发高密度混合功能空间,为以80后、90后甚至00后为主要群体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年轻化、更具时尚气息的“第三空间”,以“活色生香”的多元魅力吸引人才集聚。

(二)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焦作点状为主的科技创新模式要更迭到链式创新、块面创新以及跨区域创新融合,才足以面对外部引发的科技“脱钩断链”风险。焦作需要建立与郑州、洛阳、新乡、晋城等城市的创新共同体,突破地区行政壁垒,在财税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和科创政策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在互惠互利机制中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和产业化活动。探索区域内各市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新机制。吸引一批国内外的初创型企业和团队落户并垂直成长为有影响力的创新地标,使创新要素在这些城市之间相互流动。

(三)开放合作创新。焦作应该走出河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球,去学习、借鉴并超越、引领。经济要发展,思想必先行。敢于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国家政策允许的,用好、用足、用尽;国家政策没有规定的,大胆试、大胆闯,努力实现跳跃式、超常规发展。要坚持不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胆略气魄,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实现超常规发展。要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以全球化视野来谋划创新,在全球范围引进创新技术、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从而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是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并逐年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动力,产生工业新增长点。二是围绕“356特色产业集群”和“一城一都一基地”建设,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开展政产学研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三是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需求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展技术定制、测试检验、中试熟化、产业化开发等,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四是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抓好“小升规”和规上企业入库工作。五是通过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等激励形式,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六是科技创新围绕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去破解,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提高群众、激发群众。

(五)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一是发挥好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五链耦合”平台作用,努力争创更多国家和省级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高标准建设焦作智慧岛、白鹭湖智慧岛,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慧岛承载能力。三是推进市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支持更多企业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四是提高现有创新平台载体质量,科学布局。五是加大对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的资金支持,加快中试基地建设进度。六是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作用,聚焦技术和市场供需两端,搭建创新平台,畅通对接渠道,促进“产学研用”高效链接,促使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强化人才支撑保障。一是柔性引才。焦作人才工作要拼感情。与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比,我们的引才工作短板很多。但也不能无所作为,待遇上不来,主要应靠拼感情来加分。目标瞄准焦作籍人才,多从北方引人才,在尊重人才上多做文章,在服务人才施展抱负上多下功夫。在当前经济下行、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抓住机会,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二是聚焦平台载体,使核心人才有舞台。支持“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全面提升院士工作站、专家科创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实力,为人才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切实激发用人主体活力。三是优化人才引育体系,大力实施“怀川英才计划”,创新做好平台引人、项目育人、待遇留人、事业用人文章。

(七)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创新生态。近两年,一个被广泛引用的观点,叫做产业的“平行转移”。这些年来,从上海到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平行转移成为一种现实。在上海周边有很多创新枢纽或科技城、科创城、创新功能区,它们为高端人才创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创新生态,达到了上海甚至全球的水平。上海说要打造“类海外”环境,那它们就说要打造“类上海”环境。一直以来昆山也有一句话叫“不是上海,就是上海”。由于局部创新生态的改善,上海包括北京的创新企业也在往合肥、苏州包括杭州等地迁徙。焦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就要改善创新生态,从而吸引郑州、太原等城市创新企业向焦作的“平行转移”。

(八)建设大学城。焦作经济缺乏的内生动力是科技创新。大学集聚地就是创新高地,可以生长很多创新生态,从而产生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学也可以带来很多人口红利,很多毕业生会选择留在本市发展,将拉动房地产、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焦作新区预留土地,建设大学城。建议成立工作专班,积极与全国“985”“211”大学洽谈,争取有意向设立分校的大学落户焦作。同时,大力支持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联合专升本,支持河南理工大学做大做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九)中心城区建设科技创新性企业。近年来,焦作“百企退城”,解放、山阳等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人口外迁,房地产市场销售大幅下滑,对税收的贡献明显下降。焦作中心城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大量的人员聚集和流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中心城区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来焦作的企业不要在乎多大的体量,字节跳动、拼多多从创立到成为互联网头部企业不到十年时间,更要看重企业团队及企业领头人的成长,好的企业可以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要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快速生长的产业生态。

(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财政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融资支持政策,降低其研发成本和融资难度。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维权力度,保障企业和个人创新成果得到保护。四是精准定位和优化实验室、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布局,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五是预算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