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九: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布日期:2023-02-22     来源: 太行发展研究院      供稿人: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视察。在安阳林州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这里“一脉相承”的“脉”有两重内涵,一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卓越延展,二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不朽传承。

伟大建党精神是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的源头和灵魂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央宣传部梳理、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的名单上,伟大建党精神位居榜首,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也名列其中。对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而言,伟大建党精神既是其源头,又是其灵魂。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建党之前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分别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伟大建党精神的源头涌出的巨流,与不同时期的革命洪流相汇合、相激荡,造化出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一幅幅大气磅礴、感天动地的精神景象。

事殊而理一,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虽各具特色、各领风骚,但都忠实地传承着伟大建党精神所赋予的精神基因,包括崇高的理想信仰、执着的初心使命、坚定的革命精神、彻底的牺牲精神、顽强的奋斗精神等。

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这一论断的深刻意蕴在于,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中国共产党,也属于中华民族;二者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培育出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有着亘古绵延、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积极弘扬者。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所展现出的改天换地的创造精神、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追求解放和幸福的梦想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都深深地嵌入了愚公移山这一民族文化的印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多次论及愚公移山,号召共产党人以愚公为榜样,带领人民移掉一座座“大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指出,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愚公移山作为延安革命和红旗渠建设的共同象征,其内在必然性在于中国共产党改造社会、改造天地的革命意志,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世代传扬、与时俱进。

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根脉永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以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会闭幕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安和安阳,嘱托全党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深刻阐明二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这标志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传承红色传统、弘扬红色精神,把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化作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要更加自觉、更加自信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文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丰富的精神滋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之“根”、精神之“脉”。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延安和安阳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论述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让全党更深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渊源于5000年中华文明、熔铸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具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特质和品格。今天,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将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郑小九,教授,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