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国富:贵州“村超”火爆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3-06-27     来源: 太行发展研究院      供稿人:     

    一、贵州“村超”火爆

  C:\Users\Admin\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8wnvv2p35fat22\FileStorage\Temp\3842d726feecd54738fa0d4cd5f96f07.png

  6月23日,表演方队进入“村超”球赛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https://vod.dingxinwen.com/image/default/6A68E41C7B6842BE892DC55C1026B5EB-6-2.png

  6月23日,青海省果洛州格萨尔王足球队球员(前左)与贵州省榕江县足球队球员在友谊赛中拼抢。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据新华社消息,每逢周末傍晚时分,贵州榕江三宝侗寨足球场边,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村超”全名为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这项比赛由群众主创、参赛者以村民为主。自开赛以来,因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热烈的现场氛围迅速火爆网络。

  球场上拼抢激烈,球场下是民族风俗表演和体验活动,“村超”成为贵州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既丰富了当地及周边群众的文娱生活,又带动了以体育为核心的文旅经济发展。

  二、由贵州“村超”火爆,想到河南焦作的农村文化中心建设

  https://vod.dingxinwen.com/image/default/6FB6EFB2B2024C75A4FE53CE40D83282-6-2.png

  河南焦作农村文化中心活动

  本世纪初,河南省焦作市加强村级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在各个行政村建立农村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为农民提供了学习科技、愉悦身心的参与机会和活动场所,满足了群众经常、就近、有选择地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欢迎。

  各文化中心普遍建立“三室一场一校一台”,即:广播宣传室、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现代农民学校,小戏台。建立思想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服务“三支骨干队伍”;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和老年协会等“六会”;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活跃群众生活、服务农村经济、提高健康水平等“四个方面的作用”;集政治理论学习、政策法纪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农业科技服务、思想道德实践等“五项功能”于一体,是综合性、多功能的群众活动场所。农村文化中心建设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民负担。条件差的,因陋就简,一室多用;条件好的,不仅有“三室一场一校一台”,还可建设更多的宣传文化场所,不断提高文化中心的质量和水平。

  各文化中心紧密结合农村的中心工作和农民的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一些贴近群众生活、吸引群众参与、深受群众喜爱的特色活动。一时间,逛文化中心,搞文体活动,听科技讲座,参加道德评议,成为焦作农民的新时尚。为此,焦作曾两次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上典型发言、介绍经验。

  三、贵州“村超”火爆的启示

  由贵州“村超”火爆网络,想到河南焦作的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时间有跨度,都是在农村,实践的实质是一个样。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接地气、冒热气,群众组织、大家参与,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精神盛宴”,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是服务群众生活生产是根本。涉及百姓的事,一定要把服务放在先,不要给百姓添麻烦。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生活、服务农村农业发展。要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贵州“村超”之所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农民,就是因为它服务了农民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树立了文明新风,群众有了满足感、幸福感。

  二是贴近群众是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贴近群众,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本方式。

  三是寻找载体是关键。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阵地,有载体,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才能取得实效。 有益的活动,就是阵地,就是载体,就是建设。

  四是不断创新是动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载体、创新方法,符合实际,力戒形式主义,群众才会欢迎,凝聚力、吸引力和生命力才能不断增强。办法在群众火热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得到,载体在老百姓的发展实践中寻找。不断满足群众经常、就近、有选择地参与活动的需求,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搭建新的工作平台,十分必要。

  五是形成合力是保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涉农的单位和部门,如,组织、宣传、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农业、科技、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共管共用,形成大家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局面。

  (作者:苗国富 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